什么是校园无障碍?
每个社会都存在许多阻碍残障人享有完整生活的障碍,从无法通过的台阶,到不便阅读的路标等。社区需向所有成员提供支持,使每个人得以平等获取设施和服务。获得无障碍的权利是国际人权法的要求。《残疾人权利公约》将无障碍作为其关键的根本性原则之一,是残障人有效和平等地享有各种公民、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无障碍不仅应该在平等和不歧视的背景下予以看待,而且还应该被看作社会投资的一种方式和可持续发展议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校园无障碍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它是确保残障儿童与其他儿童一道平等获得优质教育的前提条件。概括起来,无障碍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校园物理环境的无障碍。
一个无障碍的校园能保证:残障儿童能够自由地进出和使用校园的各个部分,自由、独立地参与各种教育和文娱活动以及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简言之,残障儿童的融入和参与不因设施和设备的设计缺陷或物理障碍受到任何限制。
2)课程无障碍。
残障儿童能够运用适合自己的信息获取方式以及表达和参与方式,在与其他儿童平等的基础上获得优质课程。另一方面,学校应当为教师提供充分支持,确保教师有意愿和能力教所有学生,包括残障学生。教师应能反思其经验和做法,以便审查其教学方法和课程设计,确保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可及性。关于课程无障碍,读者可参考本章第一节有关“通用学习设计”的相关内容。
3)信息和科技无障碍。
计算机和信息科技给无障碍带来了巨大的变革契机和无尽的可能性。但是,学校在购置和推广计算机等信息科技设施、设备时,应当充分考虑残障儿童对于信息无障碍的要求。学校应当选择满足信息无障碍标准的硬件和内容提供商并确认他们的服务是否确实满足信息无障碍的要求。
4)心理、态度和社会环境的无障碍。
在融合教育中,残障儿童可能面临源于教师、同学和家人的不友好态度。如果学校、教师和家长不采取行动,这类态度带来的障碍难以克服。应当指出的是,无障碍方面的努力应当既包括物质环境,也包括心理社会环境。《残疾人权利公约》第八条给出的提高公众认识的措施有助于克服这种性质的障碍。上学和回家的道路是否通畅。教育的无障碍不仅仅涉及教育系统本身。即便学校同意残障学生入学,缺乏无障碍设施的交通工具可能使上学的路障碍重重。
5)家庭的经济状况不会阻碍残障儿童获得支持。
有些残障儿童需要校内或者校外人员提供支持服务,否则他们将无法享受优质教育。例如,聋生需要手语翻译,盲生需要记录员等。在义务教育阶段,无论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都应当免费提供这些服务,因为这是完整教育服务的一部分。
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
本文摘自SMArt24项目《中国融合教育实务指南与良好实践》一书
作者:倪震
图片来源于网络
Copyright © 2016-2023 奇色花融合教育资源网 | All Rights Reserved.